/
/
要闻·资讯| 中央农办、农业农村部、国家乡村振兴局印发紧急通知 部署农村地区疫情防控和农产品稳产保供工作

要闻·资讯| 中央农办、农业农村部、国家乡村振兴局印发紧急通知 部署农村地区疫情防控和农产品稳产保供工作

  • 分类:新闻中心
  • 作者:
  • 来源:
  • 发布时间:2021-08-10
  • 访问量:742

【概要描述】近期,国内出现多点散发新冠肺炎疫情,发展趋势具有不确定性,防控形势复杂严峻。8月6日,中央农办、农业农村部、国家乡村振兴局印发《关于做好农村地区疫情防控和农产品稳产保供工作的紧急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要求各级党委农办、农业农村部门、乡村振兴部门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和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进一步做好农村地区疫情防控和农产品稳产保供工作,巩固农业农村发展好形势。

要闻·资讯| 中央农办、农业农村部、国家乡村振兴局印发紧急通知 部署农村地区疫情防控和农产品稳产保供工作

【概要描述】近期,国内出现多点散发新冠肺炎疫情,发展趋势具有不确定性,防控形势复杂严峻。8月6日,中央农办、农业农村部、国家乡村振兴局印发《关于做好农村地区疫情防控和农产品稳产保供工作的紧急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要求各级党委农办、农业农村部门、乡村振兴部门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和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进一步做好农村地区疫情防控和农产品稳产保供工作,巩固农业农村发展好形势。

  • 分类:新闻中心
  • 作者:
  • 来源:
  • 发布时间:2021-08-10
  • 访问量:742
详情

近期,国内出现多点散发新冠肺炎疫情,发展趋势具有不确定性,防控形势复杂严峻。8月6日,中央农办、农业农村部、国家乡村振兴局印发《关于做好农村地区疫情防控和农产品稳产保供工作的紧急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要求各级党委农办、农业农村部门、乡村振兴部门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和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进一步做好农村地区疫情防控和农产品稳产保供工作,巩固农业农村发展好形势。

《通知》强调,要强化农村地区防疫工作,积极推动各项防控措施落实落地。充分发挥村“两委”、第一书记、驻村干部和广大农村党员作用,组织开展好群防群控。坚持农村地区网格化管理,做好农村返乡人员,以及边境地区、农贸市场、乡村旅游景点等重点地区流动人员的监测、跟踪、筛查和联络服务工作。广泛开展宣传教育,引导农民群众积极接种疫苗,倡导戴口罩、勤洗手、少聚集,提高防疫意识。持续推进村庄环境整治,开展大扫除、大清洁、大整治,巩固疫情防控成果。

《通知》要求,切实维护农业生产资料和农产品流通秩序。推动落实鲜活农产品运输“绿色通道”政策,对运输车辆实施优先便捷通行措施,畅通物资下乡进村和产品进城进厂通道。加强市场信息监测预警,坚决打击囤积居奇等扰乱市场的行为,组织加工销售企业和冷链物流企业扩大鲜活农产品收购,有序组织市场投放。

《通知》强调,要毫不放松抓好秋粮生产。各地要在严格落实疫情防控措施的基础上,分区分类不误农时抓好田间管理,确保丰收到手。东北地区重点防范局部内涝和阶段性、区域性伏秋旱,前期受旱受涝、生育期推迟的地区,要适时喷施叶面肥,促进恢复生长。黄淮海夏玉米产区加强肥水管理,受洪涝灾害影响的地区要搞好灾后生产恢复,绝收田块及时改种补种甜玉米、青贮玉米、荞麦等短生育期作物,尚未退水的田块要抢排积水,为秋冬种做好准备。南方中晚稻产区要科学控水施肥,适时灌溉和晒田,做好强降雨和台风防范工作。要加强病虫监测预警,重点防控草地贪夜蛾、水稻“两迁”害虫,实现“虫口夺粮”。

《通知》要求,落实省负总责和“菜篮子”市长负责制,保障“菜篮子”产品生产供给。抓好夏秋蔬菜生产,大力发展工厂化育苗,大中城市周边适当发展速生叶菜、芽苗菜。及时做好畜禽补栏,巩固生猪产能,推进水产品绿色健康养殖。对受淹农田和受损圈舍鱼塘,积极组织开展排水防涝,加快灾毁农田和种养设施等修复,搞好改种补种和补栏增养。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加大蔬菜农药、禽蛋和水产品兽药残留抽检力度。

《通知》强调,加强重大动物疫情监测防控。对涉疫地区养殖场所要严格人员管控,尽量减少生产区域内人、物、畜禽等与外界接触,指导做好饲养管理人员个人防护。严格落实养殖场及周边环境消毒措施,坚持分片包村包场动物疫情排查制度,及时发现异常情况。统筹抓好高致病性禽流感等主要人畜共患病监测,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预警、早处置。指导养殖场户规范处置病死畜禽,严厉打击买卖、加工、随意弃置病死畜禽的行为。

《通知》要求,切实防范远洋渔船发生输入性疫情。压实远洋渔业企业疫情防控主体责任,强化远洋渔船船长的疫情防控直接责任。严格落实远洋渔船疫情防控措施,加强海上作业渔船疫情防控,落实远端检测措施。继续对远洋渔船和船员状况实行每日报告制度,对确需回国的远洋渔船,实行提前申报;到港的远洋渔船实行定点停靠,按要求接受有关部门的港口检查和检验检疫

《通知》强调,坚决防止因疫返贫致贫。认真落实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机制要求,对存在返贫致贫风险的,及时录入全国防返贫监测信息系统,进行动态监测和帮扶,重点关注老弱病残等特殊群体和大型易地搬迁集中安置区,对因疫因灾造成生活困难的群众,落实好综合帮扶政策,保障基本生活。发挥就业帮扶车间和公益岗位作用,持续做好脱贫人口劳务输出和稳岗就业,帮助就近就地就业、增加收入,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

 

信息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官网

关键词:

扫二维码用手机看

热门资讯

“万商汇聚,共启未来”滇南国际智慧商贸港招商发布会暨商家签约盛典完美落幕 2023-08-07 17:27:55
凝心聚力谋发展,踔厉奋发向未来。8月6日,滇南国际智慧商贸港招商发布会暨商家签约盛典在云南建水完美落幕。 据悉,本次大会以“万商汇聚,共启未来”为主题,主要面向中国500强、大型央企国企、龙头骨干民营企业、种养殖大户发出邀请,主要通过洽谈、发布会的形式,向省内外企业家推广滇南国际智慧商贸港项目,充分展示招商引资的优质营商环境和资源优势。 滇南国际智慧商贸港总负责人陈朗致辞。他首先向前来参加本次盛典的各位领导、商家、客户表示热烈欢迎,向支持滇南国际智慧商贸港项目的朋友们表示亲切的问候和感谢。陈朗在致辞中概述了项目建设情况,他表示,在红河州、建水县两级政府的大力支持下,项目建设才得以顺利推进,未来将发挥智慧商贸港的平台优势,吸引更多优质客户和项目落户,促进区域经济繁荣。 供应链金融专家马萧以农业供应链金融为主题作专题分享。他以农业金融供应链的概念为切入点,分析了农业供应链金融优势,讲述惠农云链的服务范围,并详细介绍了数字供应链中下游的运作模式。 中国华西集团有限公司建水中农仓项目部负责人樊杰发言。他指出,中国华西企业股份有限公司是西部、全国乃至海外都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大型国有建筑企业。他用“四全”来概括华西的发展,即“全程参与新中国建设”“全域拓展市场空间”“全链打造产业形态”“全员参与文化治企”,并表示华西集团的善建者们将勇挑时代赋予的重任,不负社会寄予的厚望,携手滇南国际智慧商贸港,为建水县呈现高水平、开放型、高标准市场建设体系。 滇南国际智慧商贸港副总经理龚磊就项目打造理念、工程进度、数字化运营模式等方面进行详细宣讲。滇南国际商贸港是建水县围绕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全力打造世界一流“绿色能源”“绿色食品”“健康生活目的地”三项总部署,是政府主导划行归市的重点民生工程。据介绍,该项目立足于连续20年聚焦三农,加快传统农业升级换代,促进农产品经济快速发展的国家政策,秉承“服务三农”的原则,坚持贯彻政府划行归市的政策,积极推进招商运营,为国助力乡村振兴。她表示:“在未来,我们将继续秉承‘携手共进、合作共赢’的理念,不断利用数字科技赋能农业,推动智慧农业转型发展,通过优质的服务和多元化的业态,推动建水农产品产业的繁荣和振兴。” 川渝商会常务副会长陈代明在致辞中对滇南国际智慧商贸港入驻建水表示热烈欢迎。他指出,滇南智慧商贸港能够将整合信息技术与现代农业生产相结合,能够推动农业的数字化、智能化发展,有效实现资源整合,提升建水农产品的竞争力和影响力,助力建水农业的升级与转型。他希望,滇南智慧商贸港能够与建水县川渝商会携手并肩,以开拓创新的精神,为建水县的乡村振兴和农业现代化添砖加瓦。 建水瑞和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余建军代表本地商家发言。他结合个人创业经历和理念,指出滇南智慧商贸港启动全球招商对建水乃至红河州农业发展的积极意义,并表示期待与滇南智慧商贸港未来展开更深入的合作。 会上,陈朗代表滇南国际智慧商贸港为建水众和果蔬合作社、建水县金菜源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建水县兴农果蔬专业合作社等8家公司授牌,与台州商会、浙江商会、福建商会、川渝商会及云南安禾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云南炎拓商贸有限公司、建水瑞和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等10家公司正式签约,建立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滇南国际智慧商贸港启动全球招商不仅是促进当地农产品对外输出、吸引优质企业入驻和推动农业数字化智能化发展的重要举措,更是推动建水乃至红河州农业产业升级和乡村振兴的重要契机。下一步,滇南国际智慧商贸港将以此为出发点,充分发挥品牌优势及资源优势,持续推进三产融合发展,推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繁荣,以扎实作风和务实举措助力乡村振兴,为实现我国农业的现代化、产业的繁荣贡献力量。 建水县政协副主席、县工商联主席李有福、建水县农业和科学技术局局长王国明、建水县数据发展中心副主任孙健恩、建水县工商联副主席韦志勇、红河产投集团副总裁李润芳,中国华西集团建水中农仓项目部负责人樊杰、中农仓集团董事总经理王娅、中农仓集团云南区域董事长邱显波、滇南国际智慧商贸港总负责人陈朗、滇南国际智慧商贸港副总经理丁毅等领导出席大会。参会商会、企业负责人及相关部门负责人近百人参加大会。 云南电视台、新浪网、今日头条、网易、人民网,四川发布、中国经济网、封面新闻,界面新闻等各级媒体单位参加发布会。